叶氏庄园
叶氏名人传略
叶氏始祖叶公沈诸梁
叶公 ,姓沈,名诸梁,字子高,春秋时楚国贵族。父沈尹戌(沈为姓,尹为官名,戌为人名)乃武王之子熊绎之后,因封食于沈亭(今河南省平舆沈亭)而得姓。沈尹戌为楚庄王之曾孙,受封为楚国左司马。楚昭王11年(公元前505年)封其子沈诸梁为叶尹,食采于叶邑(今河南省叶县)。赐爵为公,人称“叶公”,其后世遂以叶为姓。
叶公一生关心国事,力主正义。据传,他临终时还留下遗言告诫后人:不要误从小人诡计而废大谋;不要轻信爱妾媚语而废正人;不要偏听宠臣谄言而废忠良;不要沉迷深宫豪华而废朝政。
摘自《芦溪叶氏族谱》1999年9月版
叶继祖
字绳武。由恩贡登同治丁卯科。贤书,性醇朴,品学见重乡里。善属文,不以词章见长。旋司铎遂平,日与士子讲道义,重实学,士风为之一变。光绪二十四年(1898年),以年老积劳卒于官。子二,长天运,增生。
摘自《商水县志(民国七年续修)》卷十九《人物志》
叶奉先
字善继,世居邓城镇。绍逸公第十三代孙,叶含文之子。家素封,周急济困,义声著一乡。父绣章,崇尚儒术。
奉先幼聪颖,读书过目成诵。年十五淹贯七经,作文有奇气,弱冠即食廪饩,益励志于学。经史外旁及国朝掌故、先正格言,无不博览,尤以董江都正谊、明道两言为准绳。援例捐教职,署遂平学教谕,教士子以尽伦立品为。先陋习:新入庠者,学官任意需索。奉先力矫其弊:富者令执贽自上,贫者欲之寻。援宜阳教谕,以匪乱辞不赴任。加捐监运司,亦不赴选。闭户教子颜氏家训、吕氏童蒙训等书,日与讲解。尝谓所亲曰:忠厚是养福之道。每见人天资刻薄,纵生富室理难久享。一生与人无睚眦口角。亲党中或有讼端,奉先力排解。尝捐城宅作试院,复输五百金为经始费。与弟兆先友爱甚笃。
子三:长凌霄,捐县丞;次凌汉,监生早世;复元,廪贡捐教职,承弟兆先嗣。
叶复元
字启运,慷慨好施。光绪戊戌春,捐入本城粥厂银三百两、钱二百七十缗;周口粥厂钱五十缗。已亥放谷百石。宣统庚戌,白地决口,放谷三十石,捐赈款一百缗,又捐修本县学堂钱三百缗。
摘自《商水县志(民国七年续修)》卷十九《人物志(三)》
叶含秀
绍逸公第九代孙。监贡。仗义轻财。咸丰间捻匪猖獗,含秀怆怀时艰,倡修邓城寨,捐钱一千余缗、树三百余株,养工役百数十人五,越月计费赀财三千之多。四乡感德,至今称颂。
摘自《商水县志(民国七年续修)》卷二十《人物志(四)》
叶庆云
绍逸公第十代孙,叶含明之子。候补知府。家素仗义疏财。邑修试院,捐钱五百缗。咸同之乱,但修邓城寨,独修炮楼,费钱七百缗。一方赖以保全。
摘自《商水县志(民国七年续修)》卷二十《人物志(四)》
叶廷莅
监生。邓城南北当冲道,车啮水冲,每当阴雨,车不能行。廷莅倡修补,慨捐百缗。众皆感激,相助修成石路。
摘自《商水县志(民国七年续修)》卷二十《人物志(四)》
叶卿云
字星聚,布政司理问。绍逸公第十代孙,叶含明之子。性沈(通沉,编者注)毅。少读书有大志,不屑治举子业。
世居邓城镇,光绪间沙河泛涨,镇当其冲,势岌岌。因禀请府宪吴、县主李亲临勘验。卿云条陈筑堤修坝事宜,深蒙吴李嘉许。卿云即倡首举办,日夜经营,须发为白。越三年功始竣。十三年豫东存饥,陈属西商为甚。西华知县鲍劝捐,绅富助赈,卿云慨捐市斗谷二百石。上宪奖叙监提举衔。是秋,郑州决口,太康一带被灾尤甚。卿云雇巨船,派亲信、家丁携带米粮驶往拯济,三月始返,费数百金。十四年捐赈二百金,赏戴蓝翎。二十四年捐本城粥厂三百金,又在本镇设粥厂。乡里感之,禀请学政朱赏给“河润均沾”匾额。邑创修高等学堂,捐二百缗。至戚、党族、邻周恤不可胜纪。涡阳之乱,人心汹汹,卿云倡捐二百缗修补寨堡。
平日静处一室,流鉴方书,悉心研究,而瘟疫门尤精。慎于择交,尝曰:士得一二知己可以无憾。教子最严,必令其近正人守礼法。择先正格言书于版,悬之书室,诫诸子身体力行。
妻刘氏,有妇德。子三:尔昌、乃昌皆庠生,世昌监生。
摘自《商水县志(民国七年续修)》卷二十《人物志(四)》
叶凌霄
字向斗,监生。绍逸公第十一代孙,叶奉先之子。性恂谨,事继母以孝称。读书喜看纲目。子二继亡,孙一。侄海容幼失怙,抚之成立,早入庠,旋食饩。尤好施与。每逢饥岁,必出栗给贫,乡里感德。
摘自《商水县志(民国七年续修)》卷十七《人物志》
庠生叶乃昌妻裴氏
绍逸公第十一代孙媳。祥符举人裴维俊女。夙娴礼义,喜读书,工诗书。于归,相夫子读,赞理家政。性慈好施。宣统二年秋,河决白帝村,被溺者数百家。氏劝夫赍粮米往济。又出簪钗钱二百余缗助之。惜天不永年,三十余岁卒。
摘自《商水县志(民国七年续修)》卷二十《人物志·贤母》
叶凌汉妻胡氏
绍逸公第十一代孙媳,叶海荣之母。幼娴女仪,性端庄。年十九,于归,恪执妇道,事翁姑定省无缺。家虽素封,自奉甚俭。阅七载,夫殁,遗子海容尚幼。含殓甫毕,誓拼一殉,屡经家人劝解,不得死终,不怿。光绪十七年,氏三十九岁卒,计守节十五年。翰林院庶吉士陈善同为旌表。
摘自《商水县志(民国七年续修)》卷二十一《烈女志·节妇》
叶孔然
字硕德,乡人尊称“老硕先生”,绍逸公第十一代孙。卒于1933年9月21日(民国22年8月初2)杨小黑之匪祸,享年六十余岁。
幼承严父慈母庭教,故为人豪爽耿直,性喜交友,爱打抱不平,且热心公益事业。一生以医德行医之本,曾被民众挂四次名誉匾。在邓城井字街西街本家临街店房内开设“中和堂”药铺。
民国期间,匪寇峰起,民不聊生。公深孚众望,被公举为本地绿枪会首领,负责本寨的防匪守卫工作。1933年9月21日杨小黑聚杆匪千余人勾结寨内奸人攻破邓城寨,公在指挥抗匪时被奸人暗枪击中,当即殒命。
摘自《叶氏族谱》
叶炳旭
字昂甫,海刚公之子,绍逸公第十三代孙。1899年(清光绪二十五年)生于邓城镇。
公生三日丧父,三岁丧母,由祖母张氏抚养成人。
公六岁开蒙,延师就读于家塾。十岁时(1909年),因学堂普及,遂转至县高等小学堂就读,并于1913年(民国二年)考入河南省陆军学堂。
1914年(民国三年),公与邻邑项城县袁张营村袁勉堂(字世钊)之女袁河清结婚。袁勉堂为袁世凯之胞兄,原系清太医御医(正五品),袁世凯取民国总统后,聘勉堂为“总统府国医顾问”,故人们多以“骏马”称公。
公于1924年考入黄埔军校二期炮科,因不服水土,常患疾病,无奈于次年改考北平(今北京)警官大学。1930年(民国十九年)毕业返乡,被公举为邓城寨首事。1933年9月21日,杨小黑杆匪聚徒数千人攻打邓城寨,公在守寨保卫战中负伤。从此,锐气大减,闭门谢客。不久携全家寓北平张伯驹(项城人,著名书画鉴赏家,与袁家是表亲)家,直至1937年“七·七事变”北平沦陷后复返乡。
1946年,商水县国民党政府曾邀公任田粮科科长。公视事七天,以“生活诸多不便”为由告退,从此赋闲在家。
摘自《叶氏族谱》
叶海荣
字百渊,廪贡生。绍逸公第十二代孙,叶凌汉之子。其父少亡,由祖父叶奉先作主与临颖县陈村陈星聚之女成婚。海荣性豪爽,轻财慷慨,心地公道,敬重乡谊,急公好义,颇受乡人敬重。曾任西在域首事,管理城邑乡村。乡里送《敦亲厚邻》匾一方。
其岳父陈星聚曾任台北知府,抗法名将。
0394-5732168
0394-544980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