Yip's Park

叶氏庄园

叶氏庄园介绍

叶氏庄园原来为豫东巨富叶方科及其后人所有,始建于康熙年间,是在叶家商业不断兴旺的基础上分三期工程修建起来的。叶氏庄园背靠沙河而建,共有一宅三院,一号院为“三进堂楼院”,二号院为“五门堂”, 三号院为“高门台院”。占地面积20000平方米,建筑面积近万平方米,30进小院,房屋600余间,建造时共耗费白银百十万两。历经一个多世纪的不断完善,至1860年终于完成了气势宏伟、结构坚固、做工精良、风格一致的叶氏庄园建筑群。

整体建筑为我国北方典型的灰瓦硬山式四合院建筑。其建筑气势磅礴,用材讲究,雕刻细腻,构造牢固,且布局合理,陪衬得当。主要突出了铁艺、砖雕、木雕、石雕等建筑工艺,充分显示了我国清代中原民居的特有风格,具有非常重要的民间历史,建筑艺术等方面的研究价值。具有中原小故宫之称。

为了建造这样的豪宅叶家提前几年就做了准备工作,叶敷梓为创建家园,十七岁放弃学业,断绝功名之路,协助其父叶方科做建设前的准备及叶氏庄园的一号院施工,历时二十年余年。

叶氏庄园虽说没有官宦人家的豪华气派,却也透着一种敦厚坚实,质朴规整的气息,他们及他们的祖先遵循着经商之道,讲信誉,务实际,不急功近利,打算的谨慎而长远,所以即使挣了钱,也不挥霍浪费,贪图个人享受,却用大部分积蓄建造一所像样的宅院。

大家都知道自1644年清王朝建立了政权之后,一派残破景象,特别是中原各地,村庄城邑被毁,人口流亡,生民颠沛流离,人口由明代的全国一亿人锐减为一千六百万,存活者不足二城。史书记载,“淮北各地皆茂草”,“州不满万(人),县不满千”,“百里无鸡鸣”。民心思安,心心思定,迫切希望发展生产,繁衍人口,过上平安日子。雄才大略的康熙皇帝,顺应形势,体察民情,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:第一是武力征讨残余的藩王的分裂祖国的势力,毕七年之动,削平了西南和南粤的三藩。二是胜利收复台湾,使东南海疆绥靖多年,永无外敌侵扰之患。与此同时,又发兵讨征了西北的民族分裂势力,建立了新疆省;东北与俄罗斯界定了领域,永不侵扰。自此,大清帝国完成了祖国统一的局面。另方面,康熙帝又颁布了多条奖励农耕,招募人口,安抚流亡,提倡繁丁生口措施,全国各地均出现生机,特别是中原各地,生产蓬勃发展,人口迅速增加,村落逐个形成,集市贸易渐成气候,一种“大一统”“江山永固”的思想在百姓心中扎下了根,他们认定,将永远告别那种朝不虑夕的流亡日子,都打算过上居有屋,食有粮,人财两旺,年年有余的生活,由这种思想而产生的民俗文化,直到今天,仍发生着深刻影响。

叶氏庄园正是这种“大一统”“江山永固”的社会思潮影响下而萌动了兴建念头的,时间是在康熙五十一年后。

中国的民俗民风是儒家文化思想的一种体现形式,叶氏庄园是民间豪宅,它在建筑理念上充分体现了这一点。

从建筑格局看,三处单位的每进院均长宽相等方方正正,这正是北方民居的基本特点“四合头院”。

孟夫子说,“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”。孔子说,“方正固本方正规矩”,这是人生基本信条。国有国法,民有民约,家有家规,一切都体现在方正二字上。作为家庭成员,为人处世,要“取象于钱,内方外圆”。方,就是家庭每个成员,要严格要求,诚信立身,方正为人,不搞邪魔歪道,活得有尊严,有气魄,走过身不能让人说三道四戳脊梁骨。这些无言的院落,随时都在警戒着每一个人。叶氏庄院四周有许多附宅(今已毁)基本形成了一个圆,这正是处世之道的体现二对外要圆,意思是周全顾及,恪守中庸之道,不准高一眼低一眼,把人群分为三六九等。

从房屋布局看:叶氏庄园三个单位的进院落的房屋都体现了主次相配,长幼有序的对称和谐之美。长者居上,幼者居厢。儒家讲究孝悌忠信,父严子孝,兄弟姐妹要悌,亲情相顾,情同手足,和谐相处,家和万事兴。长者居上,体现了对长者的尊重敬与权威地位。居上者位必正中,要求长者对幼者不偏不倚一视同仁,也可表现居下的幼辈元时不在长者关怀与监督之下。所以长者居室又叫上房,堂屋、堂楼。

幼者居下,即左右厢房。两厢房低于主房。长居左,次居右,两房格局完全一样。这样,在四合院内既有共同相处空间,又有各自拥有的独立空间。每天都例行着晨省、共餐、问候、道贺的老规矩,追求着四世同堂,五世同堂的大家庭繁荣。

从建筑质量看,叶氏庄园房近千间,不分大小主次对建筑质一律坚固要求,即:百年不修缮,千年不倒塌,施工匠人的施工要求是不求快,但求好。所以每年房屋都做到:深深的根脚宽宽的墙,小小的间道(长宽不过丈)粗粗的梁。如一号院堂楼,建成不久曾经历一次强地震许多房屋震得“南北易向”,而堂楼却纹丝未动。

所谓深深的根角,就是基础要深要牢:凡楼房,地下基础至少在十三层以上,用糯米汁和石灰灌浆,满铺满灌,形成一个底座(今天仍采用此法);平房则九层基础,要求扇外三尺三,内心互钩连,所以,三组建筑虽经近三百年,无一因坍陷而倒塌者,皆赖基础之牢。

所谓宽宽的墙:楼房第一场层,均两砖宽(一尺三寸加一尺三寸)第三层是一竖一横(一尺三寸加六寸五分),一青到顶(即纯用青砖),小刀勾缝,满灰灌浆,一工二作,慢工细活,有一个主刀连两名工下作,每天仅砌三百砖,所以墙到至今仍见平整完好。

所谓小小的间道粗粗的梁:叶氏庄园所有建筑长宽各在丈内(走廊除外),房深过丈者,均树竖立柱,檀木以五路,七路为主,全刨光,大小头直径相等,板椽不用毛茬、檁、椽一律用桐油过,作了防腐处理,所以二百多年后,仍未见有蛀蚀折断。

一号院 三进堂楼院

这座建筑的大门在整体建筑的东南角,位居震方,取朝阳之义。大门外镶石有圆洞为穿大木杠,木杠处又加一道厚木板,以加强门户的防护功能。它的门槛都很高,是用一句俗话“高门出贵子”来取吉利。建房的这些石料都是用船从外地运回的。我们往前看,门内东西各有耳房一间,供值勤人员居住。与大门相连的西侧四间南楼,内有角门与门楼相通,各为“护院楼”、杂役、院工、护卫等都在此居住。迎门的原为一幅精美砖雕照壁,已被破坏,用水泥封住。

大厅院是由叶方科动议设计,由叶敷梓主持,其子叶含文操办,前后耗时二十余年。

叶含文,字绣章,乾隆间考取了商水县廪生员资格,为了修建庄园他放弃学业,专心志致搞建筑。

庄园初建时,方圆数百里无一可供参照建筑,很难去设计蓝图。约同族公议几次,他们也同样是乡下人,说不出个所以然,最后结论是:既不象庙宇,也不象官衙那样的气气派派的大宅院,此语等于不说,叶敷梓为此十分生气,他决定带上自己长子含文同两个当差的,一行四人到北京去看一看,见一见大世面。

北京的民居多为四合院,都是平房,内中建筑个个精致,磨砖对缝,小刀勾灰,一青到顶,上散青瓦,栉次鳞比;前墙推窗亮,外出走廊,室内显得窗明几净,冬暖夏凉。如果是多进院落,又设过厅与左道,气派又方便,这些都给叶敷梓留下了深刻印象,他决心接受这一设计思想。唯一的遗憾是,没有找到楼房样板,这与他的原打算以楼房为主的建筑式不合。

当时,叶敷梓一支经过了二代近七十年的商业经营,已有铺面生意三十多座,积攒盈利白银约数万两,准备全部投资到这项不到产上。

一天,叶敷梓一行在大街行走,看到了前箭楼不由怦然心动,这不正是放大了的邓城大城门吗?与之相对应的午门,和自己要建造的住宅大门位置相当,何不也象午门样式建一门楼与邓城门相对应呢?只有这样才能相匹配,在仔细观察午门之后,一幅门楼雏形就记在心里了。

门楼:一号院门楼为砖木结构二层楼。楼高三丈三尺,宽长各九尺,东西各有耳房一间供通报人住,门宽尺寸高尺,对应北墙券门,大间应壁,大门位居震方,取朝阳义。与大门相连的是西侧四间南楼,内有角门与门楼相通,名为“护院楼。”

护院楼主要供更夫及男佣人居住。从康熙至咸丰的一百多年间,社会比较太平,元鸡鸣狗盗之事,更无打家动舍的,民间没有武装,各家遵守高打院墙,看管门房规则都相安无事。县府共有三班衙,数十名捕快,以防突然事件发生。叶宅设更夫,只为通报更点,查看火烛。每夜巡视五次。每班二人,三更换班,按香柱计时,巡逻时,一人举长嘴壶灯,一个提筛子眼灯笼兼打梆子,道光年后,换成四块瓦铁框提灯,光绪年间换成马灯。

第一进院叫大厅院,长宽各三丈五尺。主楼宽长三丈三尺,宽二丈一尺,通间六立柱,内设木梯通二楼,前无墙,靠明柱支撑,落地门共十二扇,后有券门直通二厅院,与该院主楼相对。大厅宽敞明亮,供婚礼时新人落轿,丧事祭吊用。大型宴会在此设席,同族公议在此议事厅、春节阖族拜年、叶氏祖牌摆放祭祀(在楼上)、年节时展览书画。

大厅的另一功能是区域公共议事。

明清吏制,朝廷命官,至县为止,县下不设官,以社形式管理城邑乡村。商水系乙等县,辖区呈纺锤状,依势划域,域设在域首事,在域首事不在吏编,不拿薪俸,多由家资殷实的乡绅担任。首事与知县之间行上呈下达关系,光绪十五年(1889年)至民国二十三年(1934年)国民党政府推行保甲制以前的三十多年中,商水县西在域首事,知县(民以后改称县长)均委推大厅院主叶海荣担任。

叶海荣,字百渊,(1872—1935)叶氏十二代传人,生性豪爽,轻财慷慨,心地公道,敬重乡谊,急公好义,颇受乡人敬重,是大厅院(亦称堂楼院)院主。

首事定期或不期如集辖域内社首、乡提、地保开会,地点就在大厅院,一般议事在大厅进行,内容包括田亩、人口、地税摊派、丰歉征免、及县府政令传达等,由文案记录成文,再由首事报告县长。由于县西域面积大,纵横近百里,所以每次开会三至五日不等,吃住全由叶海荣安排,与会者每人每年交火耗费纹银四钱。

另一重要内容是调解民事。大型民事纠纷要开大厅,东西厢房,院子供旁听人用。内容包括村际纠分(田地、排水、沟渠、堤堰、械斗、坟莹等)原告在东厢房陈诉,被告在西厢房答辩,首事、社首、乡提、地保齐坐大厅前廊听诉、院中站满旁听。诉毕,听诉人含议评断,次日再诉再评三诉定案。败诉者的处罚分:赔礼道歉,包骨养伤,摆酒设席讲和,三步及数村民事者败方唱大戏一台,如不服判,可上告县府。当时的民风,信守息事宁人,不走“见官三分灾”的险路,一般就此了结。

另有父诉子忤逆不孝,妻诉夫虐待,兄弟争产,亲朋友债务,一般主诉方都能获胜。清代重孝道你胜诉后,首事可判子女大庭广众之下向父亲磕头认错,父亲可搧儿子耳光来出气,不叫站应久跪不立,当时民俗,如民谚:“官打民不丑,父打子不丑”,作儿子的也不觉得丢人,事后照样混人。有妻诉夫虐待者,据情可判当场赔不是,严重者由地保陪同买上酒肉到其岳父家登门认错或磕头赔礼。

较有轰动效应的是奸情暧昧、私奔拐带、为保密紧扣大门,仅有首事、社首、乡提、地保几人,此种案情,如无隐患或恶毒情节,往往是天黑后让各个家长俱结领人。这种案情较易引起街谈巷议,成为一时谈资,群众称之为“打花官司”,取笑的话:“热闹得像打花官司一样”。

首事是在域内社会治安的第一责任人,凡遇凶杀、放火、抢劫、械斗死人、妖言惑众等事件发生,首事应立即呈文上报县长。

为表彰叶海荣热心公务,六十寿辰时商水县长送“尽瘁桑梓”匾一方;乡里送“敦亲厚邻”匾一方。

大厅院修竣后,叶氏家人从没人在此居住过,从格局看,它不太适合民居:威严、阴森、临街喧闹,所以,它始终是一处无偿的公用场所。“七七”事变前,商水县长推行由梁漱溟创导的“乡村建设运动”,这里成了商水县邓城镇平民小学,聘叶氏十四代叶长仁、张淑贵夫妇为义务教师招收贫家子女八十名,不收学费,免费供课本。县政府发手摇织袜机四台,自制络线器四台、织毛巾铁机一台、县府派技师一名指导(义务工由叶氏供食宿)学生设劳作课、手工课每周各二节,产品由乡村经济合作社包销(邓城镇乡村经济合作社设叶宅西附院门面房中)盈利发给学生,每学期可分钱一元二角袜子二双、毛巾一条。

1922年,冯玉祥任河南省督军时,令河南省陆军测绘专科学校,用新式仪器观测绘《河南省地域图》,该校五十名师生,历时半年,踏遍山山水水,取得上万条资料,然后在此大厅内,架上长案,费时一个月,用投影法绘制出第一张《河南省地域图》(此前地图为旧式描迷地图),一切食宿招待全由叶海荣包揽。这一地图是今天河南省地图的原创版。(今周口中华五千年博物馆内有此图)

1933年,大厅院南楼设商水县清平乡民众阅览馆聘叶氏族人叶树基为管理长,订有《申报》、《大公报》、《河南民国日报》、《新民报》及《小说月报》、《良友》等杂志,还有几百册图书、字贴供民众阅览。“七七”事变后,阅览馆撤销。

1942年,国民党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卫立煌到沙河沿线视察途经邓城,大厅院对七区联中联师学生讲话领呼口号“打倒日本帝国主义!”“坚持抗战到底誓死不当亡国奴!”讲话极大地鼓舞了全体师生的爱国热情,全场情绪激昂,同仇敌慨。

1945年抗战胜利后,这里该设为为商水县清平乡乡公所,机关占大厅院、二厅院两处。

1947年家历三月初二,中国人民解放军豫南军分区沙河支队百余名战士,在司令员王发祥指挥下,夜袭清平乡乡公所,乡公所十余名乡丁,未不及拿枪,从二厅院东角门胡同内逃跑,从胡同北头,翻过角门逃至叶宅北附院,跳过四道院墙到沙河沿,向西逃跑。

此役成了解放战争中商水县标志性战役,它是全县第一座被摧毁的国民党乡镇政权。此后,国民党县乡两级政权相继垮台。

大厅为高台式敞二层楼阁式建筑,是叶氏庄园所有建筑中色调较为明艳的一座,正面以云杉木本色,宝蓝、赭石为基础色调,雕梁画栋,飞阁流丹,一派喜庆气氛。台阶为五级,左右护阶石板宽二尺一寸长五尺,全为山西优质青石,走廊宽五尺,二柱支中间,东西依山墙,托沿檩外饰尺宽护板,板中心雕菱形图案,泥金色,宝蓝底,十分抢眼,前墙为落地棂子门,共十二扇,土漆为赭石色,上半为栅条棂图案,简洁大气,糊以冠丹棉纸,虚实相间,相得益彰;门上为二尺五寸正方椽板三块三门共九块,以宝蓝为底色,中间三方彩绘人物为“天官赐福”左为南极(翁)白鹿,右为麻姑献寿,工笔描摹着以矿石颜料经年不褪色。左右各三方,左三方是刘海戏蟾,陈传搏奕,王母瑶池三幅神故事,右三方是三娘教子,苏秦背剑,孟母三迁三幅人文典故。二楼格局和一楼完全一样,棂门正中悬七尺扁额,上题堂号“慎徐新”三个榜书大字,扁额黑地金字,闪光耀眼,体现了院主人的治家思想和创业信念,小心谨慎,不图冒进,开拓创新。匾两边的护檩板上,左绘文王百子图,右绘郭子仪拜寿图,两图都反映了有清一代统治者与老百姓的共同理念:发展人口、多子多福。廊下装栏栅,栅板间饰色联菱花透心雕,透心雕以金粉,栅栏皆为猩猩红,阳光下金光闪闪,红光满堂。

大厅梁檩皆为木雕彩绘。大厅院各建筑,凡正门两侧的梁斗,都有斗拱,有九支斗五支斗不等。门楼的檐下为九支斗斗拱三个,弥补了门楼上斗部的空虚。每去托檐檩的护木,用坚实木制成涂以泥金,绘吉祥图案。

值得一提的是建筑工程质量之高。在建叶氏庄园之前,叶敷梓已在周庄(邓城东六里)的沙河堤里湾买荒滩地十二亩,建窑四座着手烧制砖瓦,用麦草秕火烧砖瓦,火力匀,烧得透,三百年后仍无碱蚀、断裂现象便是明证。

施工精益求细,昔日匠人较重名声,顾面子、坚守“人过留名,雁过留声”的信条,每座建筑脊梁的批条上均写上某年月竣工,领作师傅姓名,匠人姓名,很有些本领过硬,取作敢当的气派。传说大厅扇瓦时,领作周师傅一天只扇五垅瓦,主家认为有点慢,周师傅说,要快的我也会,一个下午我可扇三十垅瓦,不过,慢工出细活,不信你看。说罢他双手拉住勾檐滴水瓦斗,打了一个秋,然后一纵身,跳在手脚架上,观看的人无不目瞪口呆,啧啧称奇,从此再无人敢催工,大厅的瓦直达到了二百年不翻修。

大厅采用七道砖雕封山,稳重威严,屋脊为特制封脊花砖,上卧鱼形镇饰共九只,山尖上为铁雕叶透心风马,共五层,前后用铁链系牢,以抗风吹,每逢大风,嗡嗡作响或发出哨声,听来十分悦耳,所以叶氏庄园各建筑多安风马,便由此始。

两边厢房为瓦平房,立柱走廊,落地扇门,朴素无华,这是一号院唯一两所平房,这也正是设计的高明之处。若都建为楼房、四合院会显得威压逼仄,具有喧宾夺主之势,建成平房,便会豁然开朗,正适合聚会迎宾。

一号院是以楼房为主的三进四合院,中轴以楼房相对串两侧以通道相连,道边各置角门,显得主体突出,又隐含曲径通幽之意。大厅院、二厅院、四面有楼门相对,四角又有过道相通,四面八方均无堵塞处,在方位恰应八卦,在民俗恰应了“门道门道,有门有道”的吉利。

中进为二厅院,三座楼小巧玲珑,起架低于大厅三尺三寸更低于后院堂楼,单间走廊,垂花廊檐,五阶台级,梁、檩皆全封闭,左右两窗,菱形绕枝图案,二楼每间开一发券小窗。虽为天井,却无狭仄感,这是单间走廊的效应。

二厅院上房即叶炳旭、袁河清新婚居室。

叶炳旭(1899—1975)字昂莆,幼读书塾,民国后入开封东岳书院,1924年攻取黄埔军校,因东征陈炯明时受惊吓,又加不服水土,于1926年退学改入北平警官大学,毕业后曾任商水县民政科长,视事七天,因感生活诸多不便,辞职。1930年后,地方匪患日炽,遂携全家住北京其表兄张伯驹家,“七”事变后又回邓城,一直赋闲。

袁河清(1894—1941)项城袁张营人,其父袁世钊字勉堂,与袁世凯同为袁九芝后人,五服正。

袁河清妆甚多,有几件堪称名贵:紫檀堂器四对,整体核桃木太师椅一对(至今仍留藏于民间)各式座钟表八只,名人字画若干幅,慈禧的工笔牡丹、翁同穌的鲤鱼(今仍在民间)等。

叶炳旭的外祖父系鄢陵紫罗高家,历任京官,其外祖你曾任咸丰朝户部主事,是一文物收藏家和鉴赏家,因无子他把大分部文物都作为嫁妆送到叶家,其中以仇十洲的山水绢本折页画册、文征明的字画、王铎的字画及若干古玩较为名贵。其中一支九珠夹一透视观音念珠,据传已流入普陀山佛寺,其余皆毁于1944年的中原抗战时的战乱中,这些文物曾多次在大厅内展览过,老一辈人中有多人亲见。

堂楼院为叶海荣及子女居住,堂楼明三暗五,两厢楼直接搭建在堂楼上,均为单间走廊,呈太师椅状,当时天下一番太平盛世景象,民间已形成“大清万世不易的江山”“大清江山铁桶一般”观念。所以,许多富裕之家建宅修屋,希望家业永继,叶氏当然未能免俗,堂楼院便是证明。

首先,它坚固。地下基脚九尺,满铺砖十一层,均用糯米汁和石灰灌浆,出地坪每层收缩一砖,直至出地面至高台与墙宽相等,为此,买杨河村李家九间楼旧砖,又加若干新砖(两厢侧楼基深七尺)全部投入基坑。

所有楼房均为混一青到顶,全是同型青砖,七卧一立,砖茬相咬,浑然一体。上梁为三起架垛子梁,受力均匀,承压合理。房脊为七道花砖扣实,上座各式鱼形镇(取水能避火之意)两山尖立大吻,上抻七层风马,两边用铁链锁定,庄严威武。此楼为叶氏庄园三单元中较高一座,从楼门可俯视邓城,与大城门遥向响应(大城门毁于1949年)。

大厅院为叶含文亲手操办,后由其长子叶奉先继承。

叶奉先有三子,因次子叶凌汉少亡,他遂把次子叶凌汉子叶海荣作为堂楼继承人。

叶海荣(1862—1935)字百渊,禀贡生,因其父少亡,由其祖父叶奉先作主与临颖县陈村陈星聚之女订婚,这座堂楼正是叶海荣取亲地方。

叶陈氏生于福建其父陈星聚知县任上,五岁随父赴台,十八岁从台北发嫁于邓城叶海荣家,一口闽南口音,三寸金莲,荆钗罗衫,与中原人打扮无别,当时的人没见过大世面,对她的口音颇为希奇,称之为南蛮子。

叶陈氏陪的妆奁不多,无金银细软,堂器家俱。所陪嫁物多是台湾土特产:竹席若干领,柔韧无比百折不断。攀藤春凳:宽二尺长五尺,下攀台产棕上覆台产藤条,其细如丝,编成芝麻大小花纹,夏日乘凉,清凉无比。草帽:这是用阿里山草编成细若蚕丝韧若牛筋,可折叠一团,可作扇,可放地上当垫子,三五年载不坏。

叶陈氏识文断字,能背“四书”、能记帐,会踢毽子,三寸金莲,跳起打蹦子,绣衫罗裙,旋为花团锦簇,其豪放性格,颇具台湾山民风。

综观堂楼院、风格是稳重而不威压,朴实而不单调,虽以青灰色为主调,但砖雕繁多,花样翻新、层出不穷,至今仍能寻到清晰痕迹。这节四角密闭式庭院与中院、前院恰构成马鞍形(取义为安),中院是一过渡院,而堂楼院自身则呈一太师椅状,前院喧哗华丽与后院的深沉幽静构成鲜明对比,所谓“歌舞楼台声细细,千秋院落夜深深”正是这种意境。

在堂楼院西侧叶奉先创办了四而堂书塾,在西附院后排与堂楼搭山,另门出入,东有角门与堂楼院相通,自成院落,学屋三间,另有老师和师母住处在西屋。四而取典于《三字经》,一而十,十而百,百而千,千而万。典故通俗明了,寓意为,做学问要循序渐进,步步踏实,持之以恒,积少成多,浮躁不得,这正是叶奉先教学理念的体现。

二号院,俗称五门照。

叶敷梓有二子,长子叶含文,次子叶含明。二号院正是弟兄二人合建,工成后由叶含明居住。

叶含文兄弟二人感情甚笃。当一号院建成后,叶含明已长大成人且又娶妻生子,叶含文看人口渐繁,二人商议邻东面建一处,然后分居。叶含文说,我一定给你再建一处,比这一处更好,以显出兄让弟之义。

一号院建筑似有不当之处。首先,三进院应取中轴线左右对称,从门楼看,偏一方,并非子午向,所以只有西楼,没法盖东楼,偏沉了。第二,它以楼房为主,空间大受影响,任凭在走廊上多变化,但基本格局已定,不能从根本上改变环境效应。第三是二、三两进院色彩单调,与大厅院的富丽堂皇不协调,威严中显出单调沉闷,久居则使人昏昏欲睡,不思奋进,叶含文兄弟决定改变这些缺陷,建一更加完好的民居式建筑。

二号院开建前,曾请术算家、勘舆学家,商水县汤庄乡李訾村李次然(李老次)勘址,他测定后说,这是一处凤地,头要高,尾要翘,取向子午,两边对称,抬头可见凤凰双展翅,近观正好五门照应。叶含文兄弟根据这派话,确定了施工蓝图。

二号院采用平房为主,盖邻街楼与堂楼,两进院落,比一号院院宽多三丈三尺,院长多二丈一尺,开阔敞亮,为避免空间过大,当中建一长三丈九尺,宽二丈三尺单层大厅一座,高台五尺,台上建房,设五级台阶,左右厢房为三尺高台廊式建筑,与三丈九尺门楼与左右邻街楼相对,显得高低有序,参差中可见和谐,进了头进院就给你豁然开朗,别有洞天之感,真正达到了既无官衙的高高在上的“衙门气”又无庙宇的阴森气,而是给你亲和感。大厅悬一扁“敦厚堂”。

门楼比一号院门楼高出三尺三寸进宽丈尺,大门对券门,门槛高三尺三寸,两边各挎楼三门低于门楼五尺,形成了凤凰双展翅样。门楼后南北搭建一座一丈七尺长通廊,平顶,这是凤脖的写意。第一进院为大过厅,直对堂楼门,两厢通廊平房,落地隔扇门,云杉托檐木,四角镶透雕牙子,上刻石榴(寓多子)蟠桃(多寿)佛手等。屋山两前角为砖雕方墩二层,有天官赐福、五子登科等人物,两厢图案相同。

大过厅是木雕、砖雕、石雕艺术荟萃处,反映了清中期民间艺人的高超的艺术水平。

按寓意,过厅是凤凰脊背,应该是五彩班斓,熠熠生辉的地方。

大过厅以本色、宝蓝、泥金为基色,雕梁画栋,精雕细刻。

由于大过厅进度深,所以三层垛梁下,分别由八支立柱承重,开成九檩八柱的木架结构。立柱直么均在一尺半以上,下座是二尺五寸直么,二尺一寸高柱础,全为优质青石,呈八角八棱形,八面各有透刀石雕,每幅画皆有故事,共六十四个故事。

大过厅上铺青布瓦,泥鳅脊,山尖安镇兽,上播风马。山脊是大七封,中嵌一行八仙人,四边皆然。

大厅前无墙,全凭托檐檩及立柱承重,内装落地门八扇,上空下实,连枝菱形花窗格、门槛高尺五,门扇装门槛上,门扇上方为宽大护板,涂宝蓝底色,绘鱼跃中天,左绘丹凤朝阳、工笔金线、着以五色,属上乘匠人绘的民俗画,中为一匾额、蓝底金字,上书“敦厚堂”系光绪朝探花,商水县五谷营人(今属郾城)程元璋亲笔。走廊托沿檩只镶牙子,为衫木本色花纹,显得简洁大方。

两边山角为三层墩砌成,砖雕精细,多为迎来送往的古装人物,或乖车,或骑马,都形体生动、栩栩如生,人不过四寸高,马不过五寸长,竟眉目清晰、举止毕现、令人感叹啧舌。

再说石雕。大过厅八个柱础的石雕八八六十四面,其中几幅堪称精品。如其中一面顽猴戏蜂:一树枝挂一蜂窝,有马蜂二十多只,或停于窝上,或钻过洞半身,或打旋飞于窝旁,蜂有豆粒大小、各具姿态,不雷同;树下一顽猴,握一竹枝,一肢擎起竹枝一只爪子护住头顶,那种想戳蜂窝又怕蜂蜇的顽皮样子刻得毕妙毕肖。另一幅为“老鼠嫁女”有鼓乐、花娇、新郎、送亲人共十八只老鼠,全是人物化观之令人喷饭。有趣者还多,不及赘述。

木雕:木雕以门楼、大过厅较见功夫。大过厅外走廊两柱间为一垂花门脸,长一丈,宽二至三尺,是一黄杨木独板,两边是两支垂莲、中雕十六位神仙人物:北极七寿星佬、南极六寿星佬,中间为福禄寿三寿星,共十六星、正应一斤是十六两的称星(旧制),喻示人要心地象称星一样公平,称平斗满不欺世枉人,与“敦厚堂”互为对应。

较为精彩的是门楼上方嵌挂的“十八学士登瀛洲”大形透刀浮雕,长七尺,宽三尺,厚七寸,是一独板黄杨木,仅这块独板已属难得。雕刻出自宫廷匠人,洛阳人李德秀之手,耗时三年始成,悬挂后轰动一时,几十里外的人前来观看,无不啧啧称奇。

《十八学士登瀛洲》取材于《旧唐书.褚亮传》,瀛洲,本是东海神仙居住的地方,这里比喻朝廷。唐太宗李世民执国时,勤于政事,日夜操劳,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太平盛世,为不懈怠朝廷,恐有疏忽,命建造文学馆,任杜如晦、房玄龄、于志宁、苏世长、薛收、褚亮、姚思康、陆德明、孔颖达、李玄道、李守素、虞世南、蔡允恭、颜相时、许敬宗、薛元敏、盖文达、苏勋十八学士,分三班,每四个时辰换班一次,昼夜在文学馆值班,必备皇帝顾问、提供咨询、处理飞马奏报的公文、处理实发事件,随时面君奏请,实际是李世民的顾问参谋班子。

画面以竹林茅舍为背,远处隐隐一带远山。这是一条通往长安的大道,十八学士约集应诏赴京上任,画面整体体现初唐政通和、海内清,一代知识分子受到重用的心高志远,踌躇满志和准备尽忠朝廷,一展身手的景象。

画面共有十八学士、十八座骑、十八位童担十八副担。为首的为段如晦、房玄龄,二人并驾缓,信马缓行,房率龄举革鞭指向京城方向,他们好象在谈论着国家大事。这两位日后成为贞观宰辅的人,被唐太宗视为股肱,是为初唐立了大功的。后面是于志宁和苏世长,二马紧接,二人好象对一件事在各抒已见,接着是虞世南和孔颖达,二人都是唐初大学问家,虞还是著名诗人,一副狂放不的样子,他不修边幅,信马由缰,他放眼八百里秦川,似有急待抒发的胸臆,立马可就的诗章。他的书童也跳皮可爱,两只书箧,忽闪老高,真是有其主必有其仆。与他并行的是孔颖达,这位经史注疏家,一生著述等身。他是一位严肃的学者,不苟言笑,信守“板凳须坐十年冷,文章不著一字空“的治学原则。所以,只有他骑的是骡走快走慢并不是他所关心的,他眉头微蹙,似乎在思一个学术玄案。他的书童侧过脸来,好象要向他请教一个学问问题,看到他那表情不忍打破,只有欲言又止了。

十八学士神态各异,细看《旧唐书》中各人的传略又恰与画面人物相合,真使人拍案叫绝。

李德秀画技高超,刀法娴熟,非造诣极高的雕塑家不能完成如此经典巨作。全幅全为木本色,更显雕刻功夫。画成之日,观者如堵,数日不散。


李德秀生性疏放,倘散漫,一身匠人的犟气,开工前既与主人约定要小心侍候,不许催工,不许指点,主人应允,他就先闭门睡一个月大头觉悟,身边有小女侍候,主仆应随叫随到,叶家知道他名气大,手艺高,只有一一应诺,三年完工后,果然一鸣惊人。

李德秀吸鸦片,当他完工后,经周口前往安徽,要为徽式建筑作雕,一天,下大雪,烟瘾发作,在忠颖川不到五十里的大道上寸步难行,又买不来烟泡,最后死在道旁。一女,后沦落到颖州,一代雕刻家就这样谢世了。

一九六六年八月二十三日中午,从周口方向发来两汽车红卫兵,他们翻房越脊,不到五分钟,把这幅价值连城的木雕砸得粉碎,在疯狂的欢呼中,完成了他们伟大的“革命”行动,痕迹今仍清晰可见。

门楼外,走廊有一护门,高丈余,深赭染,今已不在。

二号院以叶含明曾孙叶场行居住较久,实际上大过厅他一天也没住过,从左右侧道隔开,全家住在后院,从左侧门出入。

大过厅院成了公用场所,作过黄河水利委员会防汛物资仓库,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救济物资转运站,其余大多为学校占有,抗日时,七区联师,七区联中就暂住里,一住三年,渡过了抗日战争最艰难岁月。当时,沦陷区数百名青年云集于此,许多名师也来此授课,其中有数学家王云五(太康人建国后任教授);刘祥五,逍遥人,郑大教授;曾次克,地理学家、历篡家,太康人〈中国地理〉〈世界地理〉课本作者;王文榜,郝岗人,首都师大教授;杜书林西华人,物理学高级教师县政协副主席;楚泽南,方城人画家,七区联中教导主任;李典则,画家,民主人士曾任周口市副市长;凌梦寒,古文学家西华人,开明绅士。1946年这里成了邓城叶氏小学校园,招学生六班,约三百人,延聘教师,叶氏以坟地三十亩作校产,维持经费运转。校长为叶国钧,字剑钦。1949年赴台后任台湾省花莲市市立中学校长,退休后,曾于94年探家,瞻仰了叶氏小学故址。

后进院(第二进院)主楼高于大过厅五尺,低于门楼五尺,呈凤头高,凤背平,凤尾翘的基本格局。二进院更为宽阔敞亮,大厅台五丈外为三间主楼,东西皆平房,更显得海阔天空。堂楼门大过厅后门,大过厅前门,门楼后券门,门楼前门恰在一条子午线上,所以叫“五门照”,五门照只有在重大庆典才开,一般是不会开的。1940年叶场形长子叶如干娶妻冯氏,开了五门照,至今已六十五年。叶如干,西华人民医院著名内科医生,他是河南名医林业如的高徒。

二进院东垮院是作坊院。叶场形热衷商业经营,他看到叶氏已往经营的山货(磙、碾、磨、 等)太笨重,运输困难,盈利甚微,况且是耐用品,销量日渐萎缩,于是决定经营运脚较轻的山窑货(锅、碗、瓢、勺)和粮食加工业,取材就地,易加工,营利在二成上下,于是就开出东挎院、有仓库两座,六间,打曲查子石磨两盘,制麦曲房一座,发酵缸近百去,酒甑一座、一次可丞酒二百斤,酒库一座,以上为酒作坊。别设榨油作房:炒料房,碾房,承料房各一座,另设大槽油榨房,各种师傅和佣工几十人,生产出的产品除自设一门市外,专搞批发,酒油销量日在十篓上下(500斤),南销至汉口,东销至蚌埠,西销至漯河,生意十分兴隆。他们生产的过珠酒,纯度可达70%,因为一滴香油落进酒里会迅速下沉,足见油和酒的质量。由于叶场形的影响,邓城兴起多家粮行、酒馆、油坊,1936年达到顶峰。

叶氏庄园三号院

叶氏庄园三号院位于井子街(因街心有一井,并非井字形街)座东面西,有楼七座,平房三十座,一百八十余间。这是叶氏庄园最后一座建筑。始建于道光年间,完工于1880年(光绪六年)建建停停,三易其稿,最终方成今天的格局,这其中三十多年间经历了大平天国(1856年“长毛军”攻占了邓城)捻军(1864年,捻军经邓城稍停,即向西转战而去)等重大军事行动,社会关系及人们的观念形态已发生了变化,所以这一单元在犹豫不决,人心惶惶中勉强完成,内中几座建筑,颇能反映同(同治)光(光绪)中兴时期走向没落的清王朝一点回光返照及第一次洋务运动(1875年)对民间的冲击与影响,及地主阶级中一批人对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的估计。

三号院主是叶兆先。即叶含文的次子,叶含明的侄子,叶奉先的弟弟。

三号院大门楼及跨楼兴建于道光二十年,也即鸦片战争(1840)以后。常理论,象鸦片战争这样的重大历史事件对象叶兆先这样的知识分子来说(进士),不会没有震动,甚至更深一层的思考,但是狭窄、自大、闭目塞听,对海外知之甚少,甚至也想不想关心国门外的事出有因,从皇帝到百姓,一律“大清中心论”,只有中国才“文明昌隆”,其他各国都属于“蛮夷之邦”,即使对中国有“非份之举”也不足虑,无非是几两银便可打发,一个国家的危机是内乱而不是外患,而内外夹击的事几乎是不可能的。正是在这种思想支配下,叶兆先才决定兴建豪宅。

当初设计这座豪宅时,采用“依势建宅”的方针,因宅基地东高西底,落差一米五以上,所以,决定以东为水准西边筑高台(五尺)达到宅基平整。外包台又是参照周口关帝庙后院墙壁外的包台式样,砖砌包台,上扣条石,扒锔扣缝,坚固大气,门楼及跨楼,建于包台内五尺处,所以,跨进大门须上七级台阶,三号院俗称“高门台”或“东院高门台”,就源于此。

今观三号院的门楼与跨楼皆似高于一号院与二号院的门楼与挎楼,其实不然,因为它建于五尺包台之上,因起点高所致。

原先设计,三号院的门楼与跨楼,模仿二号院布局,门楼建于中轴线,跨楼对称,中修过厅,一线到底,两厢建筑,相互对应,向东至院底,修一宽大后门,无台阶,与外边街面平,行车过载,畅行无阻,为院内建筑用料的运输提供通道,因后门两扇,各宽四尺半高一丈一尺,外用铁叶包严,整排蘑菇头钉按行钉满,这就是著名的大铁门,人们也称高门台为“大铁门宅”。

进大铁门向右拐(向北)是一深宅,与高门台的中轴线恰成“L”型,其实这一拐,恰是院子的重心所在,院的主人及家眷都住在这里,不知底细的人还以为是佣人院工的住处呢。这里有堂楼两所,楼后是护院,楼西也是护院,且都是低矮草房,较易藏身。这座偏院建于1868年(同治七年)以后,其间经历了太平天国及捻军两大军事行动人们思想都发生了变化。清王朝经历了康雍乾道光近一百五十年的平安生活之后,麻痹思想已根深蒂因到了“民不识兵(武器)”的地步,地方即使有小杆,三五人一捻,夜谋明散,对深宅大院也构不成威胁,而太平天国及捻军则不然,他们明火执仗,动辄万人,攻城掠池,所向披靡,单靠楼院是抵挡不了的,因此就采取隐蔽或躲起来的办法。

前面说过,叶兆先在初建这座宅院时,是要和一号院和二号院相媲美的,甚至要超过一号院和二号院,那么为什么除了门楼,高包台及两厢跨楼富丽堂皇外,院中建筑都大大逊色了呢?先看南边,是一趟平房,与北边的楼房反差很大,并非财力不足,也非工匠无能,只因时局影响。从道光二十年开始,外衅不断,一个接一接个的丧权辱国的坏消息,作为知识分子,叶兆先对时局当然有一个清醒的认识,当时民间有一谚:“道(到)光道(到)光,一到就光”这说明百姓已隐隐觉察到,迟早有一天,要发生重大变故。不久,果然发生了太平天国,中法战争,捻军等等事变,连清朝廷也意识这一点,认为倒霉就因为“道(到)光”这个道字,所以在经历了咸丰、同治之后,坚决把朝号改为光绪,绪同续,可以把大清江山延续下去。作为一个民间土财主,叶兆先的勃勃雄心也灰飞烟灭,一改群楼护院的传统,而因陋就简,改建成平房算了。

叶兆先虽为四品知府衔,但他从未上任,既或豫鲁巡抚催促过(当时豫鲁两省设一巡抚),但他终以种种理由推脱。他为人比较淡泊,目睹了道光以来,官场日渐腐败,当知府只是提供一个刮地皮机会,当时客气的说法是“千里去做官,为的吃和穿”,他却认为“我不缺吃和穿,何必去做官”。因此终生只享有一个空头知府衔(清制,不到任或任满告老还乡,只能算个乡绅,是没有薪俸的),再则,他年过四十,膝下无子,决定让其兄之子叶复元继嗣。

叶兆先因建宅从简,未丧元气,又加叶复元带来一份可观的家产应继,两两相加,家道殷实巨富,在叶氏家族中无可比肩者。

叶复元入驻高门台宅院,实际是个烂尾工程,于是他把空荡荡的大院首先修一座大过厅,又把北跨院整修一新,此时,他已有一子,以后又有四子相继出世。家中人丁日繁,外面都知道叶复元人财两旺,这就引起了土匪的凯觎之心。1908年,他的两个儿子同时被绑票,后不知所终五子丧二。从此,心灰意冷,元气大减。为了安全,他在院西北角修一平楼,日夜嘹望,以策安全,其址即今天乡卫生院大门南跨房处。平楼共二层,外加较上层雉堞,高出所有建筑,站在哨位,可清楚看到宅四周西步外的所有动静。以当时条件论不可能建成砖石结构,只能在顶层铺木板,上覆以白石灰,以如此质量,一旦下雨,渗漏如注。叶复元从报纸上看到直隶唐山启新洋灰公司出产的洋灰(即水泥,洋名叫水门汀),掺沙子和成浆抹在地上象石板一样,他就派人到唐山买十袋水泥,装火车托运至漯河。涂在楼顶,果然坚如磐石,到1952年拆平楼时,竟然坚硬如初。

不久,叶复元去世,临终他交待:两排临街处不要建楼,一是便于观察外面动静,二是院子宽畅明亮,阴影少,不便藏身,三是不招摇,免得树大招风,惹出麻烦,还有就是院内不植树,树是隐身草。

根据叶复元安排,三个儿子(五个儿子死去两个),九个孙子,老六、老九住原处,其余分别搬到远处隐蔽地方。从此,形成了一宅多院的格局,直至解放。叶家人从院内搬出,此处成了邓城镇粮管所和邓城镇卫生院所在地。

走到这里大家可能会有疑问,叶氏并非官宦门第,而是一个开店做生意的商人。那么,他们怎么会成为百万富翁,并拥有如此华丽的庄园建筑呢?说来还有一段动人的故事。

叶氏来祖叶绍逸,明末大移民时从外地迁居此地。当时沙河航运发达,邓城镇与沙河毗邻,行旅商贾多在此留宿中转。叶绍逸夫妇在邓城集开一小茶馆维持生计。

一日,一山西客商在此歇息饮茶,因疏忽将所带的钱忘在了茶馆。客商回头寻找时,二位老人原物归还,其中财物丝毫不少。客商为表示感谢欲留钱财,二老坚决不收。客商为二位老人的高尚品德所感动,以合伙做生意的名义,提供资金从山西运来货物交其销售。由于他们为人忠厚诚信,生意做的很有起色。加之客商毫无保留地授以经营之道,时间不长,便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富户。可以说“诚实守信”是他们发家的根本。到康熙年间,叶氏人口渐繁,至第六代,叶氏孙辈一分为三,根据爱好,或从家或经商,叶氏也供出第一位举人,门面有了改观。从叶氏家乘看,没出过高官显宦,出了两任知府,也都是同知、候补等闲职,并没能上任,经过几次碰壁之后,终于绝了仕途念头,到叶方科(七世)才专治商业。他们经过几代人的努力,至叶方科时,方完成由原始积累到当地巨富的创业过程。

至第八代叶敷梓时,商业有了大规模发展,门面已有三十几处,到第九代叶含文叶含明兄弟时,更有一个雄心勃勃计划,一方面在邓城设了许多门面(今井字街一趟门面仍见痕迹),另外,经营品种也不再局限于山窑货,而是油酒作坊,京广杂货,药铺,粮行,还在周口置产七处,经营毡毛擀制,酒菜馆子,烟丝刮制(著名的“纰丝烟”,供水烟袋旱烟袋用,享誉一方面)和纸张、烛马、彩线、绸缎等,成了叶氏生意鼎盛期门面已发展近七十处,叶含文临终交代其子叶奉先,留意功名,重视商业,仁途风险,经商保险,必要时弃学从商,把铺面发展到一百处,达到“日进一宝”的盈利(一只元宝为旧制四十八两)。并把生意按“泉”字居中排定字号,在淮阳、郾城设了分号。

但叶奉先是个散淡的人,既不热心仁途,也不热心商业,一生仅把生意做到七十七处,四十岁时便说,我老了,生意到此为止吧。接着他坚辞不就一个甲等县教谕职务,回家闭门读书教子,从此叶奉先一支的商业活动便揠旗息鼓了。(清代重文偃武,大县的教谕可放到五品,远高于知县)



  • 旅游热线

    0394-5732168

  • 投诉电话

    0394-5449809

  • 邮箱:hnssyszy@163.com
  • 网址:WWW.HNYSZY.CN
技术支持:中原传媒